普諾賽®骨髓類原代細胞分離培養(yǎng)試劑盒—精準分離骨髓“細胞天團”,解鎖多元研究!
原代細胞的體外分離與培養(yǎng)技術對于揭示生理和病理機制至關重要,其生物學特性更貼近體內真實狀態(tài),為研究提供可靠的實驗模型。針對腦、血管、肝臟、軟骨、骨髓和心臟六大類組織,普諾賽®推出一系列高效、便捷的原代細胞分離培養(yǎng)試劑盒,助力科研人員突破細胞分離難點,獲取高純度、高活性的細胞資源。本期細胞學堂,我們將詳細介紹骨髓類原代細胞分離培養(yǎng)試劑盒,助您輕松獲得高純度、高活性細胞,順利開展相關細胞研究。
一、可提取細胞類型及研究應用方向
骨髓是機體重要的造血與免疫調節(jié)器官,含有多種類型的前體細胞和免疫細胞,廣泛參與組織修復、炎癥調節(jié)和血管生成等多種生理過程。在研究中,常用的骨髓來源細胞主要包括以下幾類:
-
骨髓單核細胞:是指骨髓中未成熟的單核細胞群體,約占骨髓細胞總數0.04%。它們包含多種免疫相關細胞(如破骨細胞、巨噬細胞等)的前體細胞,在炎癥調控和免疫微環(huán)境維持中發(fā)揮關鍵作用,因此被廣泛應用于疾病模型構建及治療策略的研究。
-
骨髓單個核細胞:是指具有單個細胞核的細胞群體,包括淋巴細胞、單核細胞、造血干/祖細胞等。由于包含多種功能細胞,它們具備免疫調節(jié)、促血管生成和組織修復等多重潛能,是研究組織損傷后再生機制的重要細胞來源之一。
-
骨髓來源巨噬細胞:是由骨髓單核細胞在特定誘導條件下分化而來,具有強大的吞噬能力和高度可塑性。它們能在不同刺激下呈現(xiàn)出不同的極化狀態(tài)(如M1型促炎、M2型抗炎)。常用于模擬病理狀態(tài)下巨噬細胞的動態(tài)變化,是研究慢性炎癥、自身免性疫病及腫瘤免疫微環(huán)境的重要工具。
-
骨髓來源內皮祖細胞:是一群具有遷移能力、可進一步增殖分化的早期內皮樣細胞,通常缺乏成熟內皮細胞的典型表型。其主要功能是參與出生后缺血組織的血管發(fā)生和血管損傷后的修復,是探索內源性血管再生機制的理想細胞模型。
二、普諾賽®骨髓類原代細胞分離培養(yǎng)試劑盒
產品目錄
產品名稱 | 貨號 | 規(guī)格 |
大鼠骨髓單核細胞分離培養(yǎng)試劑盒 | P-CA-618 |
3 Tests 10 Tests |
小鼠骨髓單核細胞分離培養(yǎng)試劑盒 | P-CA-712 | |
大鼠骨髓單個核細胞分離培養(yǎng)試劑盒 | P-CA-619 | |
小鼠骨髓單個核細胞分離培養(yǎng)試劑盒 | P-CA-713 | |
大鼠骨髓來源巨噬細胞分離培養(yǎng)試劑盒 | P-CA-617 | |
小鼠骨髓來源巨噬細胞分離培養(yǎng)試劑盒 | P-CA-711 | |
大鼠骨髓來源內皮祖細胞分離培養(yǎng)試劑盒 | P-CA-616 | |
小鼠骨髓來源內皮祖細胞分離培養(yǎng)試劑盒 | P-CA-710 |
試劑盒組分及其作用
清洗液:用于清洗股骨和脛骨組織,有效去除雜質,保護細胞活性,同時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。
裂解液(骨髓來源巨噬細胞/骨髓來源內皮祖細胞):用于去除紅細胞,以提高目標細胞的純度,減少背景干擾。
分離液(骨髓單核細胞/骨髓單個核細胞):用于密度梯度分離,富集目標細胞,提高細胞純度。
基礎培養(yǎng)基與添加劑:為細胞提供必需的養(yǎng)分和生長環(huán)境,添加劑可促進目標細胞的優(yōu)先生長。
細胞濾網:用于過濾目的細胞外的雜質,提高目標細胞純度。
試劑盒提取細胞圖展示(部分)
細胞形態(tài) | 免疫熒光鑒定 | |
大鼠骨髓單核細胞(CD68) | ![]() |
![]() |
小鼠骨髓單核細胞(CD68) | ![]() |
![]() |
大鼠骨髓來源巨噬細胞(CD68) | ![]() |
![]() |
小鼠骨髓來源巨噬細胞(CD68) | ![]() |
![]() |
大鼠骨髓來源內皮祖細胞(CD34) | ![]() |
![]() |
小鼠骨髓來源內皮祖細胞(CD34) | ![]() |
![]() |
采用普諾賽®試劑盒分離的骨髓類原代細胞展現(xiàn)出優(yōu)異的實驗特性:細胞貼壁良好,具有典型的細胞形態(tài)學特征,狀態(tài)穩(wěn)定;目標細胞的特異性標志物呈陽性表達,純度可達90%以上。該試劑盒分離的細胞,實驗重復性和結果一致性良好,適用于后續(xù)實驗操作。
三、骨髓類細胞提取與培養(yǎng)常見問題整理
1、細胞純度不足
-
取材過程中肌肉和肌腱組織未充分剝離,其碎片暴露于骨髓沖洗液中,影響細胞純度。建議操作時徹底去除實驗鼠肌肉和肌腱組織。
-
若骨頭剪斷后骨髓液暴露在肌肉組織中,該部分骨組織應棄用,以避免細胞污染。若細胞量不足,可通過增加動物數量來補足。
2、骨髓來源單核細胞、單個核細胞得量少
-
骨髓沖洗不徹底會導致細胞得量減少。建議盡可能充分沖洗骨髓,直到肉眼觀察骨頭腔內發(fā)白。
-
若因骨骼剪斷或掰斷操作不當導致廢棄組織較多,可適量增加提取動物數量。
-
分離過程中,如分層不明顯,可能影響細胞的有效分離。建議將細胞懸液緩慢滴加于分離液上方時,避免沖擊液面,導致分層不明顯,從而影響分離效果。
3、骨髓來源內皮祖細胞貼壁緩慢
-
與其他原代細胞不同,骨髓來源內皮祖細胞培養(yǎng)周期較長,最少需要10-14天。培養(yǎng)期間建議每隔2-3天離心換液,并接回原皿繼續(xù)培養(yǎng)。
-
貼壁情況受動物日齡影響較大,建議嚴格參考說明書推薦的鼠齡取材。
四、骨髓來源巨噬細胞、單核細胞貼壁后難消化
-
巨噬細胞與單核細胞貼壁牢固,較其他原代細胞更難進行消化。建議分離后直接接種于實驗用的培養(yǎng)器皿,盡量避免反復消化處理。
-
如確需進行消化,可參照說明書推薦的消化方案,采用“短時間多次”方式消化,避免細胞暴露于消化液中過久。
以上是關于骨髓類原代細胞分離培養(yǎng)試劑盒介紹及細胞提取常見問題分析。后續(xù)小普還將帶來普諾賽®軟骨類原代細胞分離培養(yǎng)試劑盒的精彩內容~
更多原代細胞分離培養(yǎng)試劑盒詳情,請持續(xù)關注細胞學堂專欄~
推文回顧
新品上市 | 原代細胞提取不再難!普諾賽®原代細胞提取試劑盒重磅來襲
普諾賽®腦管類原代細胞分離培養(yǎng)試劑盒—腦類原代細胞提取難題一網打盡!
普諾賽®血管類原代細胞分離培養(yǎng)試劑盒—精準分離,助力血管研究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