細胞學堂 | 轉染技術的選擇:瞬時轉染VS穩(wěn)定轉染
細胞轉染作為生命科學領域的一項關鍵技術,其原理在于,在一定條件下,細胞能夠主動或被動地導入外源基因(DNA、RNA)等遺傳物質,從而獲得新的表型特性。常規(guī)轉染技術可分為瞬時轉染和穩(wěn)定轉染兩大類。
本期細胞學堂將對這兩種轉染方式的原理、操作及轉染方法進行全面的比較分析,幫助您輕松選擇適合的轉染技術,順利開展實驗。
一、實驗原理對比
瞬時轉染指通過特定方法將外源基因(DNA、RNA)導入細胞內,但這些外源遺傳物質不會整合到宿主細胞的基因組中。因此,隨著細胞的生長和分裂,這些外源基因會逐漸被稀釋,最終完全丟失,由外源基因所攜帶的功能也隨之消失。瞬時轉染通常用于需要快速、短期內觀察外源基因表達效果的實驗。
圖1. 瞬時轉染方式
穩(wěn)定轉染:指通過特定技術將外源基因(DNA)整合到宿主細胞的染色體中,確保目的基因能夠在宿主細胞內長期且穩(wěn)定地表達。在穩(wěn)定轉染的細胞系中,外源基因的表達會被子代細胞持續(xù)表達。然而,需要注意的是,外源基因整合到宿主基因組的過程在大多數情況下是隨機的,這些步驟確實受到細胞復雜調控機制的影響,導致轉染效率相對較低。但通過設計的篩選策略,可獲得穩(wěn)定表達外源基因的細胞株。因此,選擇合適的轉染策略和篩選方法至關重要。
圖2. 穩(wěn)定轉染方式
二、操作過程對比
瞬時轉染與穩(wěn)定轉染在實驗步驟上既有相似之處,也存在顯著差異,尤其是在實驗周期和操作復雜度方面。以下是這兩種技術的流程對比(見圖3、圖4):
圖3. 瞬時轉染流程圖 |
圖4. 穩(wěn)定轉染流程圖 |
相似之處
01、細胞準備:都需要選擇適當的細胞系,并將其培養(yǎng)至對數生長期,以確保細胞處于最佳狀態(tài),便于后續(xù)的轉染操作。
02、質粒選擇:質粒構建需考慮實驗需求,包括質粒大小、元件組成、復制起點及細胞適應性等因素。同時,確保質粒的濃度和純度符合轉染要求。
03、轉染方法選擇:根據實驗目的和細胞類型,可以選擇不同的轉染方法,包括物理法(如電穿孔法)、化學法(如脂質體轉染法)或生物法(如慢病毒感染法)等。
04、轉染操作:轉染操作因所選方法而異。例如,在化學或生物介導的轉染中,通常需要將質粒DNA與轉染試劑混合形成復合物,然后加入細胞培養(yǎng)液中;而在物理轉染方法(如電穿孔法)中,則通常將質粒DNA懸浮在特定緩沖液中,通過電場作用導入細胞。
不同之處
與瞬時轉染相比,穩(wěn)定轉染細胞的特有步驟如下:
01、抗生素篩選:利用抗生素抗性標記篩選出穩(wěn)定轉染的細胞克隆。
02、克隆選擇:從篩選后的細胞群體中挑選單細胞克隆進行擴增,以確保基因能穩(wěn)定表達。
03、細胞擴增與驗證:通過多輪篩選和實驗驗證,確認穩(wěn)定轉染細胞的表達情況。
04、長期維持與監(jiān)測:定期監(jiān)測細胞狀態(tài),確保基因表達和細胞功能的穩(wěn)定性。
操作過程對比
細胞由帶負電荷的磷脂雙分子層構成,形成一道難以穿透大分子物質屏障,尤其是對同樣帶負電荷的大分子物質(如DNA和RNA,因其具有帶負電的磷酸骨架)而言。目前,研究人員已開發(fā)出多種轉染技術幫助這些大分子穿越這一屏障。這些技術大致可以分為化學法、物理法和生物法三大類。不同轉染技術對轉染結果的影響顯著,且瞬時轉染與穩(wěn)定轉染所適用的轉染技術也存在明顯差異。接下來,我們將詳細探討這些轉染技術的適用范圍及其之間的差異。
化學方法轉染
原理:利用帶正電荷載體分子與帶負電荷的核酸形成核酸-試劑復合物,并利用細胞內吞作用進入細胞內部。
轉染技術 | 特點 | 主要應用 |
脂質體轉染法 |
適用性廣 重復性好 對細胞有選擇性 轉染效率受細胞類型影響 |
瞬時轉染/穩(wěn)定轉染 |
磷酸鈣法 |
操作簡單 重復性差 不能用于原代細胞 |
瞬時轉染/穩(wěn)定轉染 |
EDAE-葡聚糖法 |
對細胞有一定毒性 一般用于特定細胞 不能用于原代細胞 |
瞬時轉染 |
陽離子聚合物(如PEI、PLL等)轉染法 |
適用于貼壁細胞和懸浮細胞 血清、抗結團劑等物質會干擾復合物的形成,影響轉染效率 |
瞬時轉染/穩(wěn)定轉染 |
物理方法轉染
原理:在細胞膜表面產生一個瞬時的孔從而導入DNA。
轉染技術 | 特點 | 主要應用 |
電穿孔法 |
適應性廣 細胞致死率高 轉染DNA需求量大 |
瞬時轉染/穩(wěn)定轉染 |
顯微注射法 |
操作難度高 轉染細胞數有限 適用范圍窄 |
瞬時轉染/穩(wěn)定轉染 |
生物學方法轉染
原理:利用基因工程病毒轉染非病毒基因到細胞。
轉染技術 | 特點 | 主要應用 |
腺病毒 |
適用于難轉染的細胞 特定宿主細胞 需考慮安全因素 |
瞬時轉染 |
逆轉錄病毒 |
適用于難轉染的細胞 攜帶基因不能太大 特定宿主細胞 需考慮安全因素 |
穩(wěn)定轉染 |
慢病毒 |
周期長 特定宿主細胞 |
瞬時轉染/穩(wěn)定轉染 |
脂質體轉染法和陽離子聚合物轉染法是目前使用最廣泛的轉染方式,具有相對較低的細胞毒性。無論采用哪種轉染技術,為了獲得最優(yōu)的轉染結果,通常都需要對轉染條件進行測試和優(yōu)化。
四、選擇哪一種:瞬時轉染VS穩(wěn)定轉染
上文我們介紹了瞬時轉染和穩(wěn)定轉染的原理、操作方法及轉染技術。在選擇轉染方式時,還需綜合考慮實驗的具體需求、成本、時間等因素。
瞬時轉染通常在轉染后24-96 h內收集細胞,這種方法適合需要快速獲得基因表達產物的實驗,以及觀察目的基因過表達或干擾效果的實驗。
相比之下,穩(wěn)定轉染通常需要2-3周甚至更長的時間,更適用于長期藥理學研究、基因治療或需要對基因進行插入、敲除等編輯操作的實驗。
綜上所述,瞬時轉染具有操作簡便、耗時短、成本相對較低等優(yōu)點,適合快速、低成本、短期的實驗;而穩(wěn)定轉染雖然操作復雜、耗時較長、成本較高,但其更適用于長期研究、基因治療和基因功能探索等方向。
以上是關于瞬時轉染和穩(wěn)定轉染的原理、操作及轉染方法的比較分析,更多細胞培養(yǎng)干貨,請持續(xù)關注細胞學堂專欄~